
? ?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及湖南“三高四新”发展战略,聚焦湖南先进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等工业产业链,紧钉娄底打造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双引擎”,积极深化产教融合,着力筑实校企深度合作,专业教学团队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专业共建共享共羸,社会影响不断增强。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技能型特点,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不能脱离行业和企业,必须与行业企业形成有效互动。机电专业初期与企业开展的合作项目,主要围绕学生的实习环节,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的过程中,企业一般安排学生在一线的操作岗位工作,实习内容相对单一。这种方式虽然能让学生了解基层的工作岗位,但缺乏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课程,学生觉得较为枯燥,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企业和学校双方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企业也难以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发现适合自身的“潜在员工”。同时合作初期校企双方缺乏积极互动,难以促成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实习学生不认同企业文化,内心拒绝从“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角色转变,在实习的过程中难以接受企业的管理方式。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实际动手能力与企业的需求差距较大,无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容易导致企业认为校企合作是额外的负担,如此,企业难以在资源和经费上给予专业足够的支持。
?机电专业教学团队在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工作探索。要实现三赢,关键在三点:第一,是兼顾双方的利益。对于学校(专业)和企业的合作来讲,关键是找到双方利益的对接点。第二,实现双方优势要素的互补,增强双方的实力。第三,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能得到什么,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企业校企合作平台,解决生产、服务、经营中遇到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问题;专业需要借校企合作,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找到提升专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专业有人才、技术资源,而企业则有资金、操作平台,所以校企只有双向参与,优势互补,最终才能取得互惠共赢。
?经过多年的探索,直至2017年机电专业与浙江舜宇、娄底三一中孚液压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与不错的成就:
?1、铸匠心? 楚怡精神根植机电专业师生心底。
?汽车机电工程学院班子成员始终注重楚怡职教精神的传承,先后组织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二次赴娄底新化楚怡工业学校,缅怀楚怡先辈,探寻百年楚怡职教与工匠精神,学习楚怡不断创新与传承实业兴国的精髓;机电专业组织教师以教研活动方式先后邀请楚怡工业学校3位专业教师开展讲座,参与座谈。自2017级新生入学开始,机电专业每年都组织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或企业技术工匠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养方面的专题教育,先后有罗正斌、彭朝晖、王正青、吴光辉,浙江舜宇集团生产主管何佳辉、人力资源总监谢红丰、高级工程师陈水平等8位教授或工匠大师给学生作“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专题讲座,不定期开展传承与创新楚怡精神、工匠精神方面的专题报告,各教学班级开展了楚怡精神、工匠精神学习班会,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多方位强化机电专业师生的楚怡精神;合作企业浙江舜宇冠名赞助了机电专业学生2019、2020、2021年“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技能大赛,使每一位学生铸牢楚怡工匠的求学求强之心。
?2、强匠能? 机电学生企业跟岗显身手。
?1.依拓校企优质资源,共同培养企业所需匠才
?为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掌握专业核心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机电专业主动邀请合作企业技术、生产与人力资源部门的专家直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将最新的行业标准、企业或生产现场案例、职业素质融入教学内容,对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职业素养、专业基本技能、核心技能、专业知识、职业(技术)规范性知识等方面提出企业需求和培养方案。邀请企业家或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兼职教授或担任学生毕业设计企业指导教师,为学生举办新技术讲座,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课程及教材建设。根据企业人才能力需求,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企业进行;将“PCB制造工艺应用”、“光电技术”、“机械零件加工综合实训”等课程直接安排在企业进行教学,由合作企业提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善于教学的优秀技术人员担任教师,专业也安排了赵建勇、李横俯二位高级技师长期居合作企业担当专业指导与学生管理工作。对理论性强的课程按培养方案要求先在学校内完成理论部分的学习并进行相应的实践实训,随后到企业进行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并列入考核内容。为培养符合企业人才标准的毕业生,积极与浙江舜宇、湖南电将军等合作企业沟通,大胆探索教学和考核方法改革,将“机床电气与PLC”等课程改革为“教-学-做”一体的课程,并以任务项目化的方式实施整周教学。根据机电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特点、学生水平等实际情况,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广泛运用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结合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课堂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创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校企双导师教学,构建了企业、学生、教师、督导、社会多元分类评价体系,形成了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考核。
?2.借助企业岗位励炼,强化专业匠能根基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是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机电专业长期与合作企业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借助双方协议等保障和激励机制,与舜宇集团等企业共同开发了岗课赛证融通、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正在探索将专业核心课程与X证书深度融合,校企双导师联合培养,学校企业双场所交替培养的岗课赛证融通、工学交替的现代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团队主动适应信息化、智能化要求,加强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满足新时代教学需要,以机电融合、智能互联、绿色节能新技术发展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企业全程介入专业人才培养,极大促进了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机电专业与浙江舜宇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三一重工中孚液压等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了教学资源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订、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共管的“校企轮岗、工学交替、分段培养”模式,倾力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技术人员。自2017级学生开始,每年机电专业的学生都在舜宇集团完成为期2—3个月的企业实践,一方面巩固在校内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强化实践,加强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熟悉并掌握企业对应工作岗位所需专业技能并在师傅指导下尽快实现能独立操作,以精益求精的作风不断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与优良率。19届在舜宇集团实习的毕业生全部在浙江舜宇就业。19级开设二个“舜宇精英班”,共计93人。2020级该专业全部学生实行校企订单培养,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招收“舜宇精英班”学生136人,学生入校即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学生在校除享受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还享受“舜宇奖助学金”。从合作企业反馈情况统计,机电专业二年级学生的跟岗实习85%的学生被安排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实行一个师傅带二个学徒的制度,大多经20天左右的跟岗后就能完全独立从事本岗位的工作,并且独立操作产品合格率有明显提高,浙江舜宇、湖南电将军、三一中孚液压件有限公司等企业多次来函予以表扬。
3.机电专业学生在企业岗位初露锋芒
?良好的校企合作与专业共建,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的有效需求,也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得益于学生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的严格要求与着力培养,机电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职业核心能力得以明显提高,多年以来,机电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一直名列全校各专业前茅。聘请了舜宇、电将军等企业资深的技术人员、技能工匠为工学交替的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授课,使学生有效地将书本知识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新创业》课程是由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精心设计的一门课程,以往,该课程由校内教师讲授,往往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好。在企业,专业与企业双方根据学生的专业要求,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分模块聘用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等部门的主管授课。企业兼职教师结合企业案例和学生实习岗位开展教学,学而致用,学生反映学到有用的东西了,学习效果大大提高,丰富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内容,提升了学生实习的兴趣。
?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现代新型学徒制的顶岗实践,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必需项,也深受企业欢迎。2019年学生暑期企业跟岗实践结束后,舜宇集团、湖南电将军等企业随后就向学校提出对实习学生的招聘意向,并希望学校能尽快安排面试,让优秀毕业生能到舜宇集团等企业就业。截止今年3月底,17级学生蒋泽安同学已任职生产计划一职,聘为计划助理工程师。贺稀皓同学已竞聘担任研发设备工装调试岗位,聘为设备助理工程师。18级王仲秋同学成功竞选系长一职,何伟平通过面试任职于制程技术,已转入研发技术量产技术岗位。19级钱建兵同学荣获2021年舜宇励志奖学金一等奖,已定点培养至设备岗位;曾玉芳荣获舜宇励志奖学金二等奖,能较好完成岗位工作。
?3、出匠品 机电学生供不应求。
得益于良好的校(专业)企合作机制与多年来的良性互动,机电专业中青年教师得到每年到企业实践,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案例,提升了教师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执教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提高了专业教学质量。同时通过企业捐资助学,明显改善了专业的教学条件,企业通过捐赠或新产品技术支持,促进校内的实验实训室建设,改善了校内实践教学环境。近几年来,舜宇集团、仝达实业(惠州)有限公司等企业分批次先后捐助500多万元独立或共同建设了机电技术实验室、液压实训室,数控加工中心。极大地改善了校内专业实训室设施设备条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机电专业团队唐志英、王光波老师指导19级机电专业学生曾玉芳、朱运涛获湖南省高职院校学生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增材制造技术”竞赛三等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李文武、欧阳超、石昊三位同学在程红贵、唐志英、王光波、黄广才老师的指导下,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从全国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李文武同学获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自动化产线装调虚拟仿真技能大赛”一等奖、欧阳超、石昊同学获二等奖。
学校每年10月底都会举行大型招聘会,近200家企业单位云集校内,广揽各专业的毕业生。而机电专业的学生往往早在上半年就已被各合作企业提前大半年锁定,学生都非常满意在曾进行顶岗实习的企业就业工作。从浙江舜宇、仝达实业(惠州)有限公司、湖南电将军等企业反馈信息统计:潇湘职业学院机电专业近5年的毕业生80%都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与管理岗位,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大大超出其他专业毕业生,毕业当年平均每名毕业生有3—5个岗位供自己选择。
“培养一个技工,帮一个家庭解困脱贫”。这是娄底潇湘职业学院的主办单位—大汉控股集团董事长傅胜龙先生对学校教职员工说的话。机电专业正是尽最大努力实践这样的诺言,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企业行业所需的紧缺工匠人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 程宏贵 罗正斌
?
?
?
?
- 上一篇:深化校企合作,加快专业建设
- 下一篇:汽车机电工程学院举行订单班奖学金颁奖典礼